Vitalik Buterin 希望在 5 年内让以太坊“像比特币一样简单”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之一 Vitalik Buterin 刚刚强烈呼吁简化第二大区块链的基础协议,以提高网络的效率、安全性和可访问性。该提案于 5 月 3 日在一篇题为“简化 L1”的博客文章中提出,不仅反映了改进以太坊的愿望,还旨在重组以太坊系统,使其更简单、更强大,明显受到比特币简约设计的影响。
以太坊的未来愿景
在帖子中,Buterin 分享了他对以太坊未来五年发展的长期愿景。他希望以太坊能够实现类似比特币的简单性,认为简单性是帮助网络保持稳定性和可持续可扩展性的关键因素。
虽然切换到 PoS 机制和集成 zk-SNARK 等重大升级为以太坊带来了强大力量,但 Buterin 承认,这也意味着技术复杂性的增加。这会导致更高的开发成本、更长的开发周期以及系统出现严重错误的风险增加。
Buterin 还表示,这种复杂性的部分原因可能源于他自己过去的决定:
“以太坊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简化(有时是由于我自己的决定),这导致了大量冗余的开发成本、安全风险以及有限的研发文化,往往是为了追求后来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利益。”
比特币的最大优点之一就是它的简单性。这种简单性有很多好处。让我们将这些好处带到以太坊。 pic.twitter.com/YwmVaOCPlP
— vitalik.eth (@VitalikButerin) 2025年5月3日
简化共识层的提案
Buterin 简化以太坊策略的重点之一就是共识层——决定网络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他建议采用“3 槽终结”模型,该模型消除了诸如时期、同步委员会和验证器改组等复杂组件。
Buterin 表示,该模型不仅简化了共识架构,还显著减少了并发验证者的数量,从而增强了安全性并提高了系统的长期稳定性。
此外,他还提议简化被认为复杂且令人困惑的分叉选择规则,并推动基于STARK(可扩展透明知识论证)的合成协议的应用。这些技术有望带来更大的去中心化,同时简化网络协调机制,使以太坊更接近其以像比特币一样的轻量级结构高效运行的目标,同时仍保留其固有的灵活性。
从 EVM 过渡到 RISC-V
为了提高性能并降低复杂性,Buterin 建议从以太坊虚拟机 (EVM) 转移到更简单、零知识证明 (ZKP) 友好的虚拟机,如 RISC-V。 RISC-V 是一种开源指令集架构(ISA),其设计理念是极简主义,使用小型、简单的指令集来实现高效率和易于实现。
据 Buterin 称,这种转变可以为 ZKP 带来 100 倍的性能提升,同时也显著简化以太坊协议。然而,为了保持向后兼容性,他建议在过渡期间通过 RISC-V 解释器在链上运行旧式 EVM 合约,以允许两个 VM 并行运行。
除了技术架构上的改进,Buterin还强调了整个以太坊协议标准化的重要性。他建议应用单次擦除编码*,使用序列化格式(最好是SSZ)和树结构来降低冗余复杂性。目标是优化以太坊的工具和基础设施,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和成本。
布特林还呼吁以太坊追求“最大代码行数”的目标,即尽可能保持共识的关键逻辑精简和可审计。不再重要的遗留功能将被保留,但不再属于核心系统规范的一部分。
激烈的竞争
布特林的提议是在以太坊面临来自其他区块链日益激烈的竞争之际提出的。 Nansen首席执行官Alex Svanevik指出,以太坊在L1区块链市场的主导地位正在逐渐减弱。
“如果 3-4 年前你问我以太坊是否会主导加密货币,我会说是的,”Svanevik 分享道。 “但现在,显然情况不再如此。”
在此背景下,Buterin 为简化以太坊所做的努力,不仅提高了网络的可操作性,也有助于以太坊在与对手的激烈竞争中保持并加强其地位。
Vitalik Buterin 对更简单、更高效、更安全的以太坊的愿景是一个雄心勃勃但也非常合理的策略。虽然之前的升级帮助以太坊蓬勃发展,但日益增加的复杂性可能会在未来带来风险。如果 Buterin 的提议能够成功实施,以太坊不仅可以保持稳定性,还可以提高可扩展性和长期弹性。这也有助于以太坊在竞争激烈的区块链世界中保持并加强其地位。
*擦除编码是一种数据存储和传输技术,可以防止数据丢失。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数据分成小块并创建冗余块,这样如果某些块丢失,仍然可以恢复原始数据。
*最大代码行数是一个非正式但可以理解的术语,通常用于指特定软件系统、程序或组件中允许或期望的最大源代码行数的目标或限制。